201460722_m~1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不停清喉嚨,是病嗎?

 

2014-03

康健雜誌184期

作者:郭佳容

 

相關關鍵字: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中西醫結合,難嗎?

 

2014-03

康健雜誌184期

作者:董延齡

 

相關關鍵字: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「驚人的澱粉減重法!」公開10大你不知道的助瘦食材

 

2014-03

康健雜誌184期

作者:林慧淳

 

相關關鍵字:

好澱粉  澱粉減重  糙米  蓮藕  山藥  藜麥  紅薏仁

 

 

「驚人的澱粉減重法!」公開10大你不知道的助瘦食材

 

減重一定要餓得頭昏眼花、全身無力嗎?試試澱粉吧!美國醫學博士麥克杜格從亞洲人身上發現澱粉的奧秘,吃穀類和蔬菜為主的飲食不但讓人健康到老,還能開心減重。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腹痛、嘔吐,當心可能是「腸扭結」

 

2014-02

康健雜誌183期

作者:李宜芸

 

相關關鍵字:

腹痛  腸扭結  腸子打結  腸套疊

 

腹痛、嘔吐,當心可能是「腸扭結」

圖片來源:康健雜誌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224119445_l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香腸臘肉含硝酸鹽、亞硝酸鹽可以吃嗎?

 

2014-02

康健雜誌183期

作者:廖震元

 

相關關鍵字:

辦年貨 硝酸鹽 亞硝酸鹽 香腸 臘肉 肉乾 肉毒桿菌 食品安全 肉類加工品

 

香腸臘肉含硝酸鹽、亞硝酸鹽可以吃嗎?

圖片來源:陳德信

 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小麻煩自己搞定,過年不上急診有訣竅

 

2014-02

康健雜誌183期

作者:張靜慧

 

相關關鍵字:

腸胃炎  發燒  居家常備藥  中醫療法

小麻煩自己搞定,過年不上急診有訣竅

拉肚子、感冒、發燒,趕快上醫院?等一下,先做些事,自求多福。

 

【2月新刊】解放肩頸 年輕10歲!

 

生病的您需要忍著全身不適,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陪我們繼續奮鬥;最後一張病床已經 用完了,可能要用輪椅將就一下;排在後面的甲乙丙先生,大哥對不起前面病人病況危急還要請您再耐心稍等;抽血報告還要幾十分鐘才出來……」急診醫師洪子堯 在《急診室的黑色童話》中這樣描寫急診室。平時就已經如此繁忙,更何況是春節。

 

各醫院門診通常除夕到初三休診,這4天身體不舒服想看醫生只能去急診;初四、初五門診恢復後,也往往擠到爆。哪些狀況其實可以不用上醫院跟別人擠?哪些成藥可先準備好應急?

 

(一)腸胃不適、腸胃炎

年節時,大家常有「肚子永遠不會餓」的感覺,上一餐還沒消化,下一餐又來了,肚子老覺得脹脹的、消化不良,甚至拉肚子、噁心想吐,也可能吃到不新鮮的食物而上吐下瀉。

 

遇到腸胃拉警報,有效又不花錢的緩解方式就是禁食,建議可以視症狀嚴重度選擇下一餐不吃或吃些清淡的食物,「讓腸胃適度休息,但症狀嚴重時仍應就醫治療,」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益卿說。

 

中醫療法:

山楂、烏梅、荷葉各10克(3錢)煮來喝,可化積消食、減輕飽脹感。白蘿蔔湯也有助消化,但偏涼,不要多喝,並可加幾片薑中和。如有嘔吐,可煮薑湯來喝。

 

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李聰界建議用黃連治療腸胃炎,平時就可備好(顆粒狀成藥)。黃連性苦寒,可殺菌,可降低腸道發炎。

 

也可用穴位按摩讓自己舒服點。比如內關穴能消脹氣合谷穴可止吐及助消化

 

(二)一般感冒

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正裕說,普通感冒如果症狀輕微,其實可以自我處理,多喝水、多休息就好。

 

「休息很重要,」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楊久滕強調。有研究發現,有些人本來只是普通感冒,如果沒有好好休息、繼續硬撐,免疫力持續下降,續發其他細菌感染(如肺炎鏈球菌)的風險比較高。

 

如果實在不舒服,也可吃些成藥應急,減輕不適。有些民眾擔心成藥的效果比醫院開的藥差,「事實上不會。比如常見用來退燒、止痛的成藥普拿疼,其實跟門診處方藥物一樣,」陳正裕說。但如果服用成藥兩、三天後沒有好轉、持續高燒超過攝氏38.5度,還是該就醫。

 

台北市晏晟藥局藥師陳伶娥說,即使是成藥,也要依照指示的劑量服用,以免造成肝腎負擔。她曾親眼看到病人一口氣喝掉一瓶60cc的咳嗽藥,簡直傻眼。「應該分4次喝才對。」

 

中醫療法︰

李聰界說,感冒時可用紫蘇葉、薄荷、銀花、連翹各10克煮來喝,有發散、殺菌、清熱、解毒的效用,緩解感冒症狀。

 

想止咳,可煮白蘿蔔湯喝,正好冬季盛產。

梨汁也可止咳。將梨子切塊,電鍋內鍋不加水,外鍋加一碗水,將梨蒸出汁即可。

 

陳皮、紫蘇、白蘿蔔一起煮湯喝,可化痰。

 

(三)輕微發燒

「發燒→吃退燒藥」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反射動作,但新的觀念提醒你,這顆退燒藥先別吞。

 

「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,發燒是最不需要處理的。因為它不是病,」陳伶娥說,發燒是人體生病的示警,表示免疫系統正常,「好比敵機來襲時空襲警報會響。」發燒的度數、形態與時間,可供醫師做診斷及治療疾病的參考,「不當的退燒反而會隱蔽病情,影響診斷。」

 

「如果是單純感冒症狀,發燒在38度以下,沒有其他潛在疾病,通常不需馬上吃退燒藥,」林益卿建議。

 

如果是孩童發燒, 可以從活動力及食欲判斷要不要給藥。「有些孩子發著燒還活蹦亂跳、食欲好,表示影響不大,其實不需要吃退燒藥,」陳伶娥說。她也認為,要不要吃退燒藥可以 看情況而定,比如體溫超過攝氏38度而孩子必須上課、上班族有要事不能請假,吃顆退燒藥暫時讓身體舒服點是恰當的。但如果可以請假,那麼在家多休息、多喝 水就好,不一定要吃藥。

 

但有些族群必須格外小心發燒,如慢性心肺疾病、糖尿病、癲癇、慢性貧血患者等,因為他們對發燒比較敏感,體溫一升高就可能出現併發症,建議就醫找出發燒的原因並治療。

 

發燒時還可以做什麼?

.溫水拭浴︰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降溫。

 

如果是細菌、病毒等感染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,不建議用冰枕、散熱貼片,因為體溫可能散失太快,反而不舒服。

 

.刮痧:兩邊肩膀刮痧,可擴張血管、散熱、退燒。用陶製湯匙沾點水或油,在肩膀皮膚上刮出一點一點紅點(出痧),「不需要刮到瘀青、破皮,」李聰界提醒。且刮痧後要保暖,因為血管正張開著,很容易受寒。

 

.動一動︰李聰界建議,感冒如果沒有非常嚴重,還是可以輕微運動,不要一直窩在家裡或躺在床上,走走路、出出汗、散發熱能(中醫稱為「解表」),體溫自然下降,比較舒服。

 

(四)小外傷

春節大掃除、在廚房忙做菜,可能不小心刮傷、割傷;大人熱絡開講,有時沒顧到孩子、老人,他們可能跌倒擦傷。

 

如果是小傷口、沒被灰塵、沙子、木屑污染,可用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一沖,再塗上優碘或抗生素藥膏就好,不要用雙氧水與紅藥水。但楊久滕提醒,如果傷口較大、被污染或塗藥後仍然紅腫、愈來愈痛、化膿,建議還是要就醫,用抗生素治療並打破傷風疫苗,以免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或感染破傷風。

 

看更多,康健二月號特別企劃《這樣過年,不用掛急診》

本文另有PDF檔,閱讀需扣抵知識庫點數10點 ( 立即登入扣點 / 購買點數)

解放肩頸 年輕十歲

183期 解放肩頸 年輕十歲

購買

訂閱

 
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小心!4種胸痛攸關生死

 

2014-01

康健雜誌182期

作者:李宜芸

 

相關關鍵字:

胸痛  心肌梗塞  主動脈剝離  肺栓塞  胃食道逆流  心臟病

 

小心!4種胸痛攸關生死

圖片來源:陳昱任

 

胸前悶痛、刺痛、像大象踩到的痛,不一定都是心臟出問題

「訂一年,送半年!」特價1,980!

 

曉婕每天都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。午夜,她在電腦前準備明天開會的報告時,突然感覺到胸悶,呼吸時伴隨著心臟處的刺痛,讓她好擔心是不是心臟出了問題,會不會過勞死?

 

*   *   *

陳先生是老菸槍,有高血壓、心絞痛病史。今天家族聚會時,突然胸痛倒地,全身冒冷汗,女兒趕緊塞了舌下含片在他嘴裡,緊急送醫,救回一命。

 

*   *   *
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突然襲來的胸痛,多半會先擔心是不是心臟出了問題。

 

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祕書長、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生理科主任彭殿王說,討論胸痛前,要先了解胸廓哪些部位會出現疼痛?

 

由皮膚往內一層層看,胸廓有痛覺神經分布的有以下部位:

● 肌肉、骨骼

● 肺臟外層的肋膜

● 心臟、血管

● 食道

 

因此,胸痛可能是骨骼、肌肉拉傷出現的疼痛,也可能是心肌梗塞、主動脈剝離等急症。

 

而民眾最擔心的心臟問題,並非引起胸痛的主因。以美國的統計為例,每年有600萬人因胸痛掛急診,是急診第二大主訴症狀,「但其中真正跟心臟有關的,大約只佔12~15%,八分之七的胸痛與心臟無關,」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說。

 

但怎麼知道自己的痛是不是心臟或肺臟出了問題?

 

小心!4種胸痛攸關生死

主訴胸痛是急診醫護人員的一大挑戰,必須短時間內在眾多胸痛的原因中,揪出奪去病人生命的死神。

 

1.急性心肌梗塞。 陳冠群表示,一般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會感到胸前有強烈的壓迫感,「有如100公斤的東西壓在胸上」,甚至會轉移到左肩、下巴、手臂,可能伴隨喘、噁心感或冒冷汗。

 

但 是隨著年齡增長,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會愈來愈不明顯,特別是女性的症狀容易趨向不典型,更要小心。30歲以上的患者通常有劇烈胸痛;50歲以上常是喘、意 識改變、上肢疼痛、昏倒、全身無力;80歲以上則可能沒有胸痛,卻出現肚子痛、噁心、嘔吐的症狀,「對於年紀大的患者,急診醫學認為只要是腹部以上的疼 痛,都需要將心肌梗塞列入可能之一,」陳冠群提醒。

 

2.主動脈剝離。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,從心臟出發,到頸部轉彎再往下延伸。血管內有很多分層,會因為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胸部外傷、結締組織較為鬆散、吸毒等因 素,導致血管內壁破裂,血流衝進內層,到不了全身,就可能引起腦、下肢的壞死,「國外死亡率高達40%,能夠成功進開刀房甚至出開刀房的人只有八分之 一,」陳冠群說。

 

當主動脈剝離時,患者會感覺到胸前強烈的撕痛感,甚至痛感會延伸到後背部;有五分之一的人會因為血液到不了腦部而立刻昏倒,到不了上肢,也會量不到血壓與脈搏,須立刻急診。

 

3.肺栓塞。通 常是下肢出現血栓,血塊回流到肺臟,塞住了肺部血管導致肺栓塞。「雖然一般民眾不常聽到,但發生率比想像中高,有四成以為是心肌梗塞死亡的病人,解剖後才 發現是肺栓塞,」陳冠群警告,肺栓塞發病前沒有特殊症狀,在發生初期,因肺臟交換氣體受到影響,會出現喘的症狀,在後期才會出現肋膜胸痛感,有些可能有大 小腿紅、腫、熱、痛的症狀。

 

4.肺部急症。除了心血管的問題外,肺臟的急症也要小心。彭 殿王說,肺臟雖然沒有痛覺,不會直接以疼痛表現,但肺臟外圍的肋膜一旦受到肺部急症,如肺炎、氣胸、肋膜積液、結核性肋膜炎、膿胸、心包炎等等的刺激,都 會造成肋膜痛,容易在深呼吸、咳嗽、翻身時出現側胸有尖銳刺痛的狀況,通常會合併喘的症狀。

 

特別是瘦瘦高高的年輕人出現胸痛,排除撞擊等肌肉、骨骼的疼痛外,偶爾會有自發性氣胸的可能,彭殿王說。此時除了整個胸廓疼痛以外,也會伴隨著呼吸不順暢,嚴重可能造成肺葉塌陷,出現呼吸困難、甚至壓迫心臟血管,有致命的危險,也須盡速急診。

 

胸痛應掛急診的高危險群

 

陳冠群提醒,符合以下條件的人,一旦出現胸痛,很可能是心血管出了問題,必須立刻掛急診,與死神搶時間:

●男性40歲、女性50歲以上(若因切除卵巢早發停經,則要從40歲以上開始注意)

●直系親屬有心血管疾病

●抽菸

●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

●時常感到喘、胸悶的人

●馬凡氏症候群(Marfan syndrome):因先天結締組織較鬆散,可能在很年輕時候突發主動脈剝離。

 

3個讓你誤以為是心臟病的小麻煩

上述的急症看起來可怕,但受訪醫生都指出,中年以前的胸痛大多與心血管無關,例如:

 

1.肌肉或骨骼的拉傷、挫傷。「最常見的胸痛大部份跟肌肉、骨骼有關,」彭殿王說,若是年輕人來看胸痛,常要先考慮是不是撞到東西;再來則是要看睡覺、工作時有沒有姿勢的問題,或是不自覺拉扯到肌肉,引起疼痛。

 

「很多人緊張地來胸腔科、心臟科檢查,結果都正常,最後才發現是平常太習慣側某邊睡,經年累月壓迫造成疼痛,」彭殿王說,若換個姿勢就可以緩解疼痛,多半不需要太過擔心。

 

有些患者覺得吸氣、咳嗽特別痛,主要是因為肋骨在吸氣時擴張,就有可能拉扯、刺激到肌肉、骨頭受傷處或是摩擦到肋膜發炎的地方,吐氣時因骨頭、肌肉放鬆後,不再刺激受傷處就不會產生疼痛。

 

陳冠群指出,這類型的疼痛通常可以精確指出一個痛點,甚至摸到會痛,多是偏向肌肉、骨骼方面的問題,較不會是心臟阻塞缺氧性的疼痛。

 

有這類胸痛困擾的人,平時可多做些擴胸運動,改變睡覺姿勢,讓胸部的肌肉、骨骼放鬆。

 

2.胃食道逆流。腸胃道的不適也可能引起胸痛,比例還不低。「其中最常見的是胃食道逆流,胃酸湧上讓食道發炎了,疼痛的範圍集中在上腹接近胸骨下緣,」彭殿王說。

 

一般形容胃食道逆流為「火燒心」,當胸骨後疼痛或心口灼熱時,要考慮可能是食道與胃的交接處賁門異常放鬆或不正常打開,造成胃酸逆流刺激到食道。若確診是胃食道逆流,則應諮詢腸胃科醫師。以下方法,也可減輕胃食道逆流:

 

●少吃會加重胃食道逆流的食物,如油脂類、甜食、薄荷、菸、酒。

●吃完東西別立刻躺平,睡前更不要吃東西。

●睡覺時將上半身墊高15~20公分,不讓胃酸逆流。

●衣服不過緊,減少胃部壓力。

●減重。

 

3.憂慮、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。如果排除所有生理因素仍找不到原因,就有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。彭殿王解釋,這類型的疼痛時常轉移,今天頭痛、明天胸痛,或是胃不太舒服,但真正原因就是焦慮引起的。

 

有些心臟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在面臨壓力、焦慮時,也會突然出現胸痛不適,女生發生率較高,「這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,不一定是心臟痛,有可能是表淺的神經抽痛,」自律神經如果調控出了狀況,還可能發生頭暈、睡不著、視力模糊、噁心嘔吐、手腳發麻等問題,陳冠群解釋。

 

若胸痛多發生在壓力下,放鬆心情,去除掉焦慮來源,胸痛的問題會逐漸緩解;有時醫生看情況會給予 Beta阻斷劑或抗焦慮劑治療來幫助緩解緊張的情緒。

 

但彭殿王也建議,不管是什麼原因,只要胸痛持續無法緩解,還是需要看醫生找出胸痛原因。

 

延伸閱讀:《康健》159期「7大胃疾緩解對策」、172期「不吃藥,輕鬆調好自律神經」、174期「心臟二尖瓣脫垂是很嚴重的病嗎?」

 

版權所有,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。

本文另有PDF檔,閱讀需扣抵知識庫點數10點 ( 立即登入扣點 / 購買點數)

 

做對5件事,擊退腦疲勞

182期 做對5件事,擊退腦疲勞

購買

訂閱

 


雲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